司徒瑞祈暢游娛樂圈
22/6/2005

「赤沙印記」播完了五個多月,于逸臣變回眼前的司徒瑞祈,兩者同樣是運動健將、陽光味十足。原來,他一個月前重新投入香港游泳隊訓練,每天早上五時半到灣仔練水;實行做個演藝、游泳兩邊「弗」的人。

訪問中唯一美中不足的,是「阿水」(花名取自「瑞祈」的「瑞」字近音)拒絕落水,他坦言是「入行」(指娛樂圈)的後遺症。他說:「我其實是好易肥的人,入了娛樂圈的初段日子,沒時間游水,又食無定時;晚上開工,會食消夜,那時肥了十多磅。我一肥,先長肉的地方就是肚腩,所以想再『弗』一點才拍游泳照。」

未夠弗拒絕露肉

不過自從一個月前跟回香港泳隊練習(包括一星期八至九課水上練習及兩至三次體能練習等)後,他的體重已經恢復正常,還嫌現在的六十六公斤輕了點。他表示,要再加強肌肉的練習(好似舉啞鈴或利用健身室的器械做力量練習),尤其是上身,對蝶泳的選手很重要。

今次令「阿水」重回池邊的,是十月南京全運會及澳門東亞運動會,甚至是明年多哈亞運這些目標,以及「享受」游泳的心。

無緣奧運焉知非福

他說:「去年四月取不了奧運資格,換來了一個拍戲的機會。本來沒想過要加入娛樂圈,但愈拍愈有興趣,又感到有挑戰性,於是暫時放下理大課程。游泳方面,我覺得自己仍有實力去比賽,又達到全運及東亞運的參賽標準(將參加一百米及二百米蝶泳)。我不想只是參與,希望可以做到接近五十七秒的成績(香港紀錄是李繼賢的五十五秒七八)。」畢竟,司徒瑞祈游了二十年水,要全部拋開,真不是容易的事;何況,現在仍未有人可以在一、二百米蝶泳挑戰到他呢?

訪問期間,「阿水」的手機突然響起,鈴聲還是「赤沙印記」的主題曲,想必他仍緬懷戲內角色。他笑說自己是那種「入水能游,但出水不能跳」的人。為了拍「赤沙」,他才去學打排球,就連籃球也不是專長。

(蘋果日報 2005-06-22)

更多本港泳界消息
本地比賽 學界比賽
對外比賽 綜合新聞

返回主頁

關於本網 - 免責聲明 - 版權聲明 - 聯絡網主

Copyright (C) 1999-2005. hkswim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